我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水量驚人,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600多個主要城市的供水管網漏損水量達到81.64億立方米,平均漏損率高達14.12%,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情況嚴重。供水管網漏損是行業內的普遍現象。隨著我國城鎮化加速發展,供水管網長度不斷增加,管網漏損現象更加突出。
漏損控制利好政策智慧水務行業
為進一步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近日,住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到2025年,城市和縣城供水管網設施進一步完善,管網壓力調控水平進一步提高,激勵機制和建設改造、運行維護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水平進一步提升,長效機制基本形成。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達到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確定的一級評定標準的地區,進一步降低漏損率;未達到一級評定標準的地區,控制到一級評定標準以內;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
推動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工程及壓力調控工程
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一戶一表改造等,對老舊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建設過程中積極推廣采用先進的流量計量設備、閥門、水壓水質監測設備和數據采集與傳輸裝置,逐步實現供水管網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實施“一戶一表”改造,完善市政、綠化、消防、環衛等用水計量體系。
明確要開展供水管網智能化建設工程
供水管網建設、改造過程中同步敷設有關傳感器,建立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智能化管理平臺。對供水設施運行狀態和水量、水壓、水質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精準識別管網漏損點位,進行管網壓力區域智能調節,逐步提高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權責與激勵并舉,合同節水模式有望得到推廣
《通知》指出要督促城市(縣)人民政府切實落實供水管網漏損控制主體責任,城市供水主管部門要制定漏損控制中長期目標,確定年度建設任務和時序安排。住建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將漏損控制目標制定及落實情況納入有關考核。在激勵機制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充分反映供水成本、激勵提升供水水質、促進節約用水的城鎮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同時各地要進一步制定激勵政策,對成效顯著的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工程給予獎勵和支持?!锻ㄖ饭膭罟澦諜C構與供水企業在節水效果保證型、用水費用托管型、節水效益分享型等模式基礎上,創新發展合同節水管理新模式,并將完善對從事漏損控制企業的稅收、信貸等優惠政策,支持采用合同節水商業模式控制管網漏損。
建設資金多維度保障,漏損控制獲支持
一方面,供水企業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強供水管網建設、改造、運行維護資金保障。地方政府可加大對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工程的投資補助。另一方面,國家發改委及住建部會遴選一批積極性高、示范效應好、預期成效佳的城市和縣城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實施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總結推廣典型經驗。中央預算內資金對試點地區的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項目,予以適當支持,這是中央財政首次對公共管網漏損控制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側面反映出國家對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受益于《通知》落地,智慧水務建設資金有望得到中央以及地方等多方面保障,智能水表廠商、二次供水設備提供商以及智慧水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都將直接受益。
供水漏損控制促進智慧水務增長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供水管網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無法逾越的關鍵點,而供水管網長度的持續增加使供水服務覆蓋面積不斷提高,城鎮供水管網的建設和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加,因此供水管網智能化管理成為必然趨勢。
以往新型城鎮和農村地區的舊有設施老舊,管理方式落后,需要增加水務信息化智能終端、擴大數據監測范圍、增加軟件系統的數據承載和計算管理能力,因此在設施升級和增強智能化方面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已經成為智慧水務發展的新增長點。據住建部數據,2019年我國供水管道長度達到92.01萬公里,2002到2019年CAGR達到6.56%。
供水管網漏損普遍存在,降低漏損提高管網管理能力促進智慧水務行業發展。目前,供水管網漏損是行業內的普遍現象,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供水管網長度不斷增加,管網漏損現象更加突出。
供水管網漏損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與國家政策號召不符,同時由于管網漏損是水務公司自負盈虧,因此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過高會造成極大損失,供水企業成本加大,給水務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增大。供水管網漏損也會影響水質,給居民的用水安全帶來風險。
據住建部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600多個主要城市的供水管網漏損水量達到81.64億立方米,平均漏損率高達14.12%,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情況嚴重。
未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用水量的需求顯著增加,給市政供水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必定帶來了不少的挑戰。而供水管道老化、施工不規范、管材選擇不到位、施工維修管理力度不夠等問題都將造成供水出現漏損,因此,國家相關部門重視,要求全國各地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提高管材質量,加大維修管理力度,優化施工工藝,提升智慧水務設備的應用,從而提高供水管道施工質量,推動供水企業的發展,促進城市的進步。
參考來源:
住建部:《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
東方證券:《公用事業智能化升級加速,智慧供熱和智慧水務迎來發展新機遇》。